为什么不以上海作为主题
主持人:其实你骨子里很有上海的印记,上海这座城市带给你怎样的灵感?
李鸿雁:其实在设计方面有影响,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一些,生活里面比较有趣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主持人:所以,我看到有一个时尚杂志是这样评论你的作品,总能运用现代的设计灵感,反映新时代的上海和新上海人的时尚,你认同吗?
李鸿雁:对,我觉得说得比较贴切。我比较喜欢把一些人文的东西,加入到我的设计里面去,反应一些社会现象,甚至是一些生活的方式。
| |
主持人:我注意到它的评论中有一个词叫—新上海人,就是不断的有人来到上海,带给上海新鲜元素,而上海又不断在影响外来的人,你喜欢这样一个文化非常混杂的上海吗?
李鸿雁:我喜欢,说起上海的风格总是说海派风格,也有很多人定义是各种文化,各种混合。我觉得,如果没有这个混合,就不能成为上海这样一个比较独特的城市,比较独特的生活方式,很多很典型的上海方式很难用语言去表达,但是只能去意会,所以,我喜欢这种意会的感觉。
主持人:INSH这个品牌在上海已经深入人心了,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有没有一个想法,能通过这个名字来成为上海本土服装的旗帜吗?
李鸿雁:有想过,因为一开始做这个品牌的时候,我有一个合伙人,他也是比较棒的设计师。当初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说,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做一个本土的品牌,其实理由就是这么简单,想法也是这么简单,然后就出来了。我在念服装设计大学的时候,每次看到很多人去商场里面的一些品牌,我就觉得,找不出一件比较独特感觉的(服装),很难去体现这个品牌的灵魂和宗旨是怎么样的。我那时候比较大胆,为什么不可以做一个有关自己在身边发生事情的设计,我们生活在上海,成长在上海,为什么不以上海作为主题,当然也想过,我们要把它做成有标志性的,代表中国时尚的品牌,就是要把它作为一个旗帜,以后别人说起来,中国有这么一个INSH品牌,是代表目前新的设计师,新上海人,甚至新中国人,对中国的时尚怎么去理解,甚至对中国的设计怎么去理解,。可能以后说起来,INSH就是代表这样一个时代,代表这样一个城市,代表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品牌。
| |
insh服装 |
主持人:这个目标其实很大。
李鸿雁:对的,以前都是比较宏伟的目标,理想比较大一点,但是我们在做的时候,也是在踏踏实实在做。
主持人:一个店一个店的建起来,服装渐渐多进来的时候,这个过程困难吗?
李鸿雁:其实那时候倒不觉得困难,那时候觉得有这样一股冲劲,不管怎么样就去做了,比如,我现在要开一个店,要多少款式,要多少件衣服,想办法怎么完成,制作出来,生产出来,有一种推动力,有一种非常强的兴奋得感觉,让我没有很疲惫的感觉,也没有觉得很困难,所以我觉得还是蛮顺利的,一切的事情也是在我想象中,计划中的,顺其自然的。
主持人:INSH已经走出国门,走进了时尚之都巴黎,走进了伦敦,中国品牌是很少能在国外开专卖店的?
李鸿雁:其实也不是专卖店,是有一些客户的代理,可能是偶然的经过,或者在网站上看到。我想,可能是我们的概念吸引了那些对我们欣赏的客户,他们觉得,首先这个概念是比较新的;第二,设计是比较生活化的,带有一些文化特色在里面的,而且是值得仔细推销的,有一些内涵在里面的。他们就把我们的品牌甚至我们的设计,作为代表去传播,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他们觉得,在中国有这样的设计师,有这样的品牌在做这样的事情。因为我曾经接到过一些客人的EMAIL,就非常欣喜的。这就是一种认知,对我们的肯定。我想,也是不遗余力的在做这样的事情,不管以后在巴黎也好,伦敦也好或者在欧洲其他国家,我想,首先得到肯定是我们的概念比较新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