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刚才易总说的观点挺合适,也挺新鲜的,储蓄在向投资转变,您把这个时期定义为过渡的时期,您认为这个过渡时期会有多长?
易强:这取决于很多方面,一是国家经济的发展,民族财富积累的过程,另外也取决于证券市场发展,还有投资者教育的过程。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比较关注,就是明星基金经理争议也比较大,有一种说法认为明星基金经理本身的存在也是公司品牌的一个内容,因为有他存在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过来投资这个公司的基金,关注这个公司,您对明星基金经理怎么看?
易强:我个人不信这个,我不认为中国有明星基金经理,公司未来也不会招明星基金经理。可能有人会反驳我的观点,在过去看老基金经理成长的历程基本上没有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前25%的基金经理,有的话也是凤毛麟角。现在中国这个市场越来越向有效市场发展,有效市场就是通过个人通过对于上市公司特殊的了解来提高收益的机会是越来越少,即使有的话也可能在投资上会相对集中投资一些股票,但相对风险也是比较大的。我们股东方也不太崇尚明星基金经理,我们不希望个人的力量在整个投资过程中体现很大的影响。有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权利是比较大的,基本上可以完全自己作主,而在金元比联,任何一个投资决策都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第二个层面是投资总监,第三个层面是基金经理,每一个层面管每一个层面的事情,每一个层面都有自己职权的范围,投资决策委员会是公司层面的,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来看,比如整个经济环境怎么样,到投资总监这个层面就会分行业,这个行业投多少比例,另外一个行业投多少比例,再到下一个层面就是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是必须遵守前两个决议的基础之上进行股票的选择,股票的选择以及仓位的控制也有很多控制,比如大的资产配置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但是不大,另外选择的证券品种完全是要基于这个决议的,投到单个证券上面的比例是有多级审批的流程,我们实际上投资比例是很分散的,基金经理是戴着锁链在跳舞的,一方面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另外一方面从整个投资管理角度来看。人是很容易冲动的,很多基金经理的专注点在市场上,优秀的基金经理大部分都很执着,很专注,所以可能有时候就有一些局限的思维,而有一个团队来支持他是有帮助的。
主持人:对投资者看来,一个产品做得很好,他们就看到原来是他做的,他是一个很不错的基金经理,就可能冲着他继续投资这个基金,如果有一天一旦他离开的话,这对投资者的心里也是有影响的。
易强:金元比联基金一直强调的是我们是一个团队投资。
主持人:很多其他的公司都大打明星基金经理的牌,比如原来管理的基金业绩很出色,在发新基金的时候就把他搬过去让他兼任新基金的经理。
易强:这没有任何问题,基金经理当然有水平高和水平低,但不会过度的强调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大的作用。
主持人:现在目前在中国来说,基金经理从业经历比较短,另外是来回的跳槽波动比较大,您对这个是怎么看的?
易强:这是规模的扩大和管理能力平衡的问题,基金行业06年到现在规模涨了两到三倍,但是一个好的基金经理的人选不是很多,也不可能一个公司所有的基金经理都是两三个人来做,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发展比较快需要一些新人来做,新人的来源我们公司比较强调自己团队的培养,比如我们的高级研究员或者基金经理助理,还有一些从外面去找,这确实也是因为行业发展比较快,人才又不够,这也是行业面临的问题。另外从基金公司来讲当然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公司的人员流到其他的公司去了,再从其他公司再找个人,这在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和人力成本都会存在问题,因此我们更重视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规模没有做到那么大的时候就早些培养人才,等规模扩大了人才也培养哈了,不至于再临时到外面去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