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上海 > 上海新闻中心 > 上海新闻

申城实施控烟条例近1年 立法艰难地消弭着烟雾

来源:搜狐上海
2011年01月07日08:58

  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2011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这一点显而易见没有实现;而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专家提供的数据则表明,近3年内我国二手烟的受害者增加了2亿人。

  缺少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被许多人视作中国控烟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我国已有近半数地级以上城市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却并没带来同样规模的禁烟成果,于是又有人因此对立法控烟的效力也产生了怀疑。

  立法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效力?上海正在进行探索和实践。去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按照“限定场所、分类管理、单位负责、公众参与”的原则,明确了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责任单位和惩处措施。

  将近1年过去,控烟海报和“禁止吸烟”标识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它们和市民日渐强烈的控烟意识、责任部门的控烟措施共同作用,努力消弭着餐厅、公车、网吧、医院等场所内的烟雾。变化,艰难地发生着……

  出租车:控烟执行力最差

  在深圳市的一项控烟调查中,出租车内控烟是当前公共场所控烟的最大难题,执行力最差。记者近日暗访申城出租车内控烟情况时发现,司机带头吸、乘客难劝阻、处罚措施不到位是控烟难度大的主因。

  禁烟标识成摆设司机带头“吃香烟”2008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召开,申城在所有出租车内都统一张贴了禁烟标识。2年多来,这一标识几乎已成摆设。前日,记者在南京西路上扬招了一辆出租车,一上车就是一股刺鼻的烟味,出租车司机手中还拿着一支仍在燃烧的香烟。待记者上车后,司机将抽了一半的香烟掐灭,剩下半根放在了仪表盘上。

  “出租车内不是不能吸烟了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司机笑了笑说:“有乘客在车上的时候,我肯定不吸,只是在空驶的时候点上一支过过瘾。不过我一般吸好香烟都会把所有的窗打开来,通通风,以免下个上来的乘客不适应。这次是刚点上就看到你扬招了,还没来得及通风呢。”

  “那要是上来的乘客也吸呢?”

  “那说明他不介意烟味,我一般也会点上一根。”

  “开车时吸烟,有没有遇到过乘客投诉你呢?”

  “以前开车接电话倒是被人投诉过,吸烟倒从没有过。我们开车也蛮辛苦,累了抽根烟乘客一般都能理解。”

  劝阻乘客遭投诉 控烟只能靠自觉

  除了张贴禁烟标识外,申城多数出租车都已将后排座椅处的烟灰缸拆除或封闭,以阻止乘客吸烟。但仍有乘客上车就点烟,遇到司机劝阻时还蛮不讲理。

  不久前,某出租车公司的女司机林女士就遭遇了一场因劝乘客不要吸烟而引发的投诉。半个月前的某日傍晚,林女士空驶至闸北区某路段时,看到路边有一男子扬招。男子上车后,刚开过一个红绿灯,便掏出一支香烟。林女士从后视镜中看到后善意劝他:“小伙子,吸烟有害健康,少吸一点好。”

  但男子根本不理会,依然拿出打火机点着了烟。林女士又劝该男子说自己患有鼻炎,请他下车再抽。没想到,男子突然发起火来:“抽不抽烟是我的事情,轮不着你管。”

  气不过的林女士把车一停,转头向男子说:“车厢内不准吸烟,如果你坚持吸烟的话,只能请你下车。”男子也不甘示弱,下了车甩上车门后说了一句:“行,你拒载,我去投诉你。”

  第二天,林女士接到公司电话,说有人投诉她拒载。尽管后来这一投诉被认定为是乘客无理,但林女士每每想起此事就觉得气愤。

  中餐馆:禁烟区渐被接受

  硬件:禁烟区正“吞食”吸烟区地盘

  在长宁区龙之梦购物中心,记者访问了六楼、七楼、八楼多家餐厅。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在近两年开始“分区”;而去年年初控烟条例的实施,引发了不少餐厅关于“区域平衡”的烦恼。

  七楼的港丽餐厅在条例实施前已经分区:禁烟区位于餐厅中心,与周围的吸烟区之间有墙体相隔,两者面积接近一比一。领班易泞介绍,由于多次接到客人“加大无烟区面积”的提议,餐厅在大约两个月前把原本属于吸烟区的厅一角变成了禁烟区,这一区域可以容纳约30位客人,占餐厅总容量的1/10左右。在易泞看来,禁烟区“吞食”吸烟区将是未来大趋势。

  控烟条例实施之后,上海世博会紧随而至,世博期间各餐厅全面禁烟。两重效果叠加,不少餐厅“培养”出了“控烟惯性”。麻辣诱惑餐厅在世博过后索性全面禁烟。大堂经理介绍:“世博会半年,一开始还有顾客不适应无烟餐厅,服务员要花很多力气劝导,后来慢慢好起来,我们就尝试全面禁烟。目前看来,服务员劝阻烟民的压力没有暴涨。”

  软件:服务员劝阻力度上升

  离市中心稍远的餐厅表现如何?记者来到位于五角场的一家星巴克咖啡馆,问营业员能否吸烟,对方回答说不可以,记者又问一定要抽怎么办,营业员稍稍犹豫,拿出个小纸杯,往里倒上水后递给记者:“实在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烟灰缸,只好请您去店外面了。”

  说“NO”不是西餐馆的专利,在万达广场地下一层,中餐厅也如法炮制,不留情面地拒绝了吸烟的顾客:记者拿着一支点燃的烟想要“混”进一茶一坐餐厅,结果却被门口的迎宾员“拦截”,他指着餐厅入口处醒目的禁烟标志,提醒道:餐厅里不许吸烟。

  据悉,整个万达广场地下一层都是禁烟区。一茶一坐值班经理罗琼告诉记者:“每家商铺进驻前,广场管理处都会要求我们禁烟。地下广场是全封闭的,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会很严重。”她说,大部分客人对餐厅员工的劝阻都很配合,很少遇到不讲理的人。

  龙之梦港丽餐厅的领班易泞的感受是,如今服务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以前,都是我们领顾客进门时,要问他们吸不吸烟。现在有很多客人会主动问有没有吸烟区。偶尔遇到实在不配合的客人,我们服务员不能来硬的,但是禁烟海报就贴在餐厅门口,其他客人会指着海报帮忙施压。”

  软肋:美食街硬件到位、执行乏力

  和大商场比起来,美食街的控烟情况不太令人乐观。

  来到云南路美食街,几乎所有餐馆都将禁烟标志贴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在小绍兴餐厅,前台就有金属质地的禁烟标牌,墙上有控烟宣传海报。大堂经理告诉记者,一楼至三楼都开辟了专门的吸烟区,但是一楼大厅的控烟效果不如其他楼层。

  记者进门时,看到有客人在无烟区吸烟,经理很无奈:“早前店员见到这种情况会上前劝阻,但是常常碰到客人无理吵闹,后来我们也就不管了”。更多小本经营的小餐馆,索性不划分吸烟区和无烟区。老字号小吃“鲜得来”的店员坦言:“小饭店做的都是小本生意,分区多少要浪费精力财力,不如不分。”

  在复旦大学周边小吃街一家沙县小吃店,记者看到两个显眼的“禁止吸烟”标识,当表示因为要吸烟准备换店用餐,结果却被店员笑着挽留:“标识无所谓,可以抽的。”

  ■记者观察

  法规“执行难”是借口吗?

  北京经验:乘客吸烟,司机“连坐”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确规定了“公共汽车和电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车辆、客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室、等候室和设置在室内的站台”内禁止吸烟,并规定了进行监督执法的机构。然而在现实中,这一条例却遭遇了执行难的窘境。

  在采访中,许多出租车司机都表示自己曾在车内吸过烟,但并没有人专门对此进行执法检查,也从未因此而被罚款。对于乘客在车内吸烟,大多数司机则表示自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主动劝阻。

  出租车内控烟真的有法难依吗?对出租车内控烟有专项规定的北京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卷:

  2007年10月,北京为实现“无烟奥运”的承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出租车厢内禁烟的活动。根据相关规定,乘客若发现出租车司机在车内吸烟,可以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等方式保留证据,向市运输管理局举报。查实后,司机将被处以200元罚款,并被记入不良信用记录等。规定一出,北京出租车司机车内吸烟的人数大幅降低。与此同时,乘客吸烟、司机“连坐”的举措,把劝阻吸烟变成了司机的责任。一位司机向记者介绍,运输管理部门如果在日常监督时发现车内有烟味,不管是乘客还是司机吸烟,都将对司机进行处罚。

  上海有一些司机也给出了“执法建议”:交通执法部门作为出租车控烟的监督执法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措施对劝阻乘客吸烟的司机给予支持。

  综观北京的经验和上海大部分中餐厅的控烟成果,记者以为,“执法难”并不应成为控烟不力的理由———立法需要智慧,执法同样需要智慧。  

(责任编辑:聂酉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对话大师解读苏格兰单一麦牙威士忌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