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齐鲁晚报》报道,9月22日作为公休日,潍坊所有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却都在正常上班。据记者了解,潍坊为了凸显人性化管理,让市民能在中秋节回家与亲人团圆,过一个快乐祥和的传统佳节,将公休日(22日,周六)调整到25日(周二)下午和26日(周三)上午。
调整公休显示管理人性化
22日上午,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她丈夫在学校工作,以前中秋节都不休息,她总是一个人忙里忙外,丈夫也没有时间帮忙,更不用说两人一块儿走亲访友了。
今年,她丈夫调休了,两人终于有时间回家看看父母了。
公务员彭先生说,他父母已经打了好几次电话问能否回家过中秋。父母年龄大了,都非常希望孩子能回家,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节。以前中秋没有办法回去,许多同事都是心不在焉地工作,一会儿想想晚饭准备些什么,一会儿想想什么时间走访亲友。传统节日往往都赶在平时的工作日,忙碌了一整天,过节就真的成了吃顿饭了,于是,中秋节成了“月饼节”。
记者采访得知,公职人员普遍认为,公休日调整到25日下午和26日上午,不仅体现出了管理的人性化,而且也是对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视。虽然仅有一天时间,但是大家既有时间去超市买东西,好好准备一下中秋晚餐,晚上大家又可以与亲朋好友聚一聚,第二天上午还能睡个懒觉。尤其是父母不在市区的,这样就可以回家与父母团圆了。
中秋节虽然是中国传统节日,但还不是法定假日。2004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高达86%的人认为,中秋节应该放假一天。今年,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就建议国家适当缩短“五一”、“十一”长假,中秋节放假。
网络调查九成人表示支持
针对山东省潍坊市中秋节放假一天的做法,复旦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教授张运潘评价说,“重视中秋节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中秋能够放假其实是很多人的愿望”,昨日,复旦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教授张运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直是“团圆”“团聚”的象征,出外的人思归,在家人的盼归。山东潍坊的这种作法体现了老百姓的愿望。
张运藩教授认为,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现在也慢慢被重新重视起来,如国学的复兴。“中秋节在地域性上有很大普遍性、文化上有高度认同性,因此如果能把中秋节也列为国家的法定假日,可以很好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传统的“三节”目前只有春节才被列为国家的法定假日,对此张运藩教授主张可通过人大代表提案的方式,让人大立法通过制度上的安排来进行。“中秋被列为法定假日完全是有可能的,因为它在不仅意味着文化的复兴,更多的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昨晚截至记者发稿时,就“如何看待山东潍坊决定在中秋节调休一天?”的调查,新浪网友58823人表示支持,认为此举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约占97.16%。表示反对的只有1722人,占比2.84%的人认为,没必要为了中秋节调休而打乱工作生活规律。
中秋节在韩国是大节日
韩国人称中秋节为“秋夕”,在韩国,中秋节是大节日。人们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人对待春节。中秋节被韩国人视为仅次于春节的全国第二大节日。在韩国,中秋当天和前后各一天全国按国家规定都要放假休息。
在韩国,中秋这一天大家都要集中在长辈家里,即使再忙、再远也要赶回去与家中老人团聚。所以,中秋那一天,只有4000多万人口的韩国就有3000多万人在路上,高速公路也变成了汽车的海洋,平时一个小时能到的地方,这天也要花上三四个小时。一家人团聚后,先去扫墓,祭奠祖先,然后子孙给家中长辈磕头,一起吃饭,小孩和老人大多穿着传统的韩服,很是漂亮。这一天大部分的商家和服务机构都关门,街上冷冷清清的,比起中国热闹的节日氛围来,那真是显得太冷清了。在韩国遇到中秋节,不光食堂不开,联外面的小店都全部关闭回家过节。
(责任编辑:麻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