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简介:
廖晓玲,2001年 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学位;2001年 成为 RA ARCHITECT STUIO合伙人,任主要建筑师7年;2007年 组建 RA DESIGN STUDIO,尝试在全新的领域内表达文化价值观。2008年 推出 Content 品牌。
设计师廖晓玲 |
主持人:这次时装周相比较之前,感觉商业品牌多过于设计师品牌,为什么设计师品牌越来越少参与大秀?
廖晓玲:我只能说说自己的感受,作为设计师谁都很期待能有机会参与大秀,但是现在整体整个状况,赞助也不是很容易。而且上海时装周这个平台,这么多年,感觉还是一个自娱自乐的状态,对于解决设计师的生存问题,还是需要有进一步的办法。
主持人:包括中国时装周也没法解决这个问题吧?
廖晓玲:是的,一定是的,中国时装周的区别是它有很多品牌招商和代理等,可以联动起来。基本上代理商等商业性的行为都是在那边发生的,国外都是买手制,在走秀之后就能实现商业价值,这个对于大多数的设计师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我在洪晃那边店里也有合作,所以我觉得,对于设计师来说,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一方面这个市场很大,很容易存活下来,同时另一方面,它的体制和国外不太一样。无论是秀还是一些展览,可能最大程度上是提高个人或者品牌的知名度,如果要把它转化成一个产业的话,还是很费劲的,但我很喜欢这边,能给到设计师很大的空间,也给到很多年轻设计师机会,相信国内很多设计师的发布秀很多都发生在上海时装周。当然我也不是很了解这个行业,我之前是做建筑的,刚转到这个行业。
主持人:建筑很不错,怎么会转换到服装设计这个行业?
廖晓玲:建筑是很不错,但是服装设计可能更娱乐一些,相对建筑来说,时尚行业来得更柔软一些,更适合女性的思维。
主持人:一般具有建筑背景的设计师,她的作品更注重整体及结构感,所以特别想了解一下,你这季作品的概念?
廖晓玲:我完整的做这个系列,是从09年秋冬开始的,一开始是做得很结构的,因为一般学建筑的人都是理性思维,所以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有力量很结构的感觉。这次倒没有做结构,之前都是做电影主题,这次想换换,想多互动,与两个设计师有合作,这次的基础元素是录像作品,所以不涉及太多的线条什么,在我个人来说,这次主要做的是一种情绪和一种尝试,所以使用了数码打印,把一个艺术家朋友的作品打印出来,并且用我的方式来表达。两个艺术家朋友,一个做我的秀场视觉设计,一个是做声音效果。我放弃自己原来擅长的东西,来与两位朋友合作,其实也是希望设计能更好玩,能有更多的火花迸发。工作方法上有很多的不同,通过互动之后,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想清楚了。
主持人:听你的介绍,相比较其它的秀,你可能更强调整体,比如声音、舞台、听觉、视觉与服装概念的协调?
[1] [2] [下一页] |